皮囊读后感(13篇)
读完一本书以后,你有什么总结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皮囊读后感(1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皮囊读后感(13篇)1作者是中国新闻周刊执行主编——蔡崇达,在这本书之前从没听过的名字。说到买这本书的理由,也许是韩寒的推荐,也许是刘德华的第一次作序,也许就因为封面那句"这些刻在骨头里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说作者的外婆,一个简短有力的故事。知道了在福建闽南地区,外婆叫阿太,阿太称作者为黑狗达。阿太那句"肉体是拿来用的,而不是用来伺候的"让我对这位老人家肃然起敬,连手指被切断都是一副事不关己的表情,还真让人有点心疼这个阿婆。要经历多少我们这个年代无法想象的辛苦,才能说出如此倔强的话来!我们或许真的太溺爱这个躯体,以至于我们的行动越来越缓慢,没有了年轻时的轻盈,没有了一无所有时的无畏,反而越来越沉重。我想是因为我们这副瘦小的躯体难以承受我们逐渐膨胀的欲望吧!
《阿小和阿小》,一个是随时要去香港定居的小少爷,一个是溜须拍马的叛逆孩。小少爷有着当时从香港带来的一切新鲜玩意,是如此的让人嫉妒,可这个高高在上的小孩觉得自己随时都是要离开的人,并没有融入同龄的孩子中,叛逆孩成为了他比较固定的玩伴,一个呼之则来挥之则去的玩伴。该走的还是走了,走不了的哪也去不了,叛逆孩出了车祸退学最后结婚生子成了渔民,每天日出而做,日落而息;小少爷去了香港没多久,父母就破产了,父亲也去世了,过上了穷困的日子,最后做了业务员,天没亮就要起床,天黑了坐一两个小时车回家,听说快升经理了。我拼命离开的家乡和心驰神往的大城市,到底哪里才是我们该停留的地方,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欲望会因对其施加的压抑而愈发的强烈。或许当我们去走过一遭之后,我们的心会给出答案,当然时间是不会赔偿给你的,逝去的青春就是你要买的单。
《天才文展》或许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段时间是文展,觉得自己与众不同,必将有一番作为。遇到任何困难,都会用"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来鼓励自己。直到多年以后的同学聚会,你会发现那些你曾经看不起,或者你曾经怀着高高在上的心态帮助过的人,已经混的比你好多了,或者过上了你想要的生活。你就会明白,你最大的与众不同可能就是想的比较都多而已。其实我们大多都是流浪者,所谓的一番作为也只是世人对成功的谣言。特别喜欢书中的这句——从本质意义上,我们都是,既失去家乡又永远没办法抵达远方的人。
《厚朴》欲望引领着我们年轻时的叛逆,青春是我们正当疯狂的借口。方与圆中提到:"我们都即将成为却永远也不会成为我们想成为的那个人。"我们脑海中总有一个幻想的自己,他有着我们缺少的品质,一种类似超我的存在,或者就是超我的一种。我们不断的想靠近这个自己,却永远也无法达到,总有一个更好的自己会出现在比你现在优秀的自己的脑海中。可当我们离他渐行渐远时,叛逆就会来填补我们失去的平衡,直到我们完全失去平衡。其实我们都有一种病,一种欲望没得到满足的无法自拔的病,想要成为欲望下幻想的自己,想过着你当下自认为幸福的生活。殊不知病态的是自己,嘲笑的是未来的生活。
这是作者半生经历的一些点滴,是一些刻在骨子里的疑问,他用这本书向自己提出了这些始终都要回答的问题。男人三十不惑,确实是提问的好时机,我看到了他的回答,当然这是属于他的回答。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副皮囊,也都有离开皮囊的那一天,所以我们也终将会向自己提问,希望我们都有属于自己回答,而不是人云亦云潦草一生。
皮囊读后感(13篇)2很少有这种感觉,看完一本书之后心里说不出来是什么感受,仿佛心里堆积着太多的情绪无处宣泄。
这本书我看的很慢,断断续续看了将近两个月,一开始想看这本书是因为曾经看过里面关于描写阿太的《皮囊》。我被书里那个倔强冷静的女人吸引,被那个九十多岁还自己修葺房屋的神奇女人吸引,也被那个为了让自己孩子学会游泳无情扔进海里的冷酷女人吸引。她的那句“肉体是用来被折腾,不是用来被伺候”让我觉得心惊。她从屋顶摔下不能动弹是痛哭“黑狗达,我被这困住了”让我觉得心疼而又难受。因为试图了解更多阿太那个又狠又坚强的女人,也因为好奇在那样女人教养下的作者会是怎样的一个人,我很迫切的想要看看这本书。
然后,我失望了。里面关于阿太的描写只有那一篇我曾经看过的《皮囊》。但是同时我又十分庆幸,因为这一篇《皮囊》让我遇见了一本的《皮囊》,让我在书本的文字流淌间看见了形形色色普通但是真实的人,看见了真实而又厚重的生活。
我喜欢这本书,比我想象的喜欢还要多的多。虽然我曾经才读不到三分之一的时候觉得有些无聊和贫乏,觉得不过就是作者窘迫的童年生活,父亲的残疾,母亲的房子这样一些琐碎的事情。但是后来的“张美丽”“阿小和阿小”“厚朴”……以及之后所有的文字都让我为之前的定论感到羞愧和不安。
这是一本厚重的书,有着它特有的最真实的喜怒哀乐。它的每一种情感又都随着文字进去到我们的骨血,虽然我们可以感受到最真实的疼痛,愤怒,感伤和最后的轻快宁静。
书中的每一个人都是那样的普通,普通到我自己身边也可以找到类似的他们。书中的每一个人却又那样鲜活,她们努力的和生活较真,最后妥协或者坚持。每一个故事都仿佛我们参与其中,就像我们自己的生活。
我们陪着作者一起回忆他的过去,在《皮囊》里感悟阿太的豁达和睿智;在《母亲的房子》看见母亲的固执和对父亲深沉的爱情;在《残疾》《重症病房的圣诞节》看见作者无助愤怒和对父亲的不舍;在《张美丽》《阿小和阿小》《天才文展》《厚朴》里面看见对于生活,对于未来的迷茫和探索,在《回家》《海是藏不住》《火车将要开往那里》《我们终要回答的问题》等后面的文章里看到作者终于开始剥下自己的“皮囊”思考生活的真正含义,并一点点开始学会如何开始和自己相处和生活相处。
就像作者说的“ 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有一些文章就像是从自己的骨头里抠出来的。那些因为太过在乎、太过珍贵,而被自己刻在骨头里的故事,最终通过文字,一点点重新被“拓”出来,呈现出当时的样子和感受 ” ,我总能隐约在那些文字中听到一种骨血剥离的撕拉声,并感受到那种真实又虚幻的疼痛感。值得庆幸的是作者已经明白生活对于他的意义,他也学会了如何和生活和自己相处,以后的生活于他而言也轻松了许多。而我,却还需要更多时间却思考,去探索。我开始明白为什么韩寒说他希望可以把这么书读的更久更慢一些。
“当你坐在一个人面前,听他开口说话,看得到各种复杂、精密的境况和命运,如何最终雕刻出这样的性格、思想、做法、长相,这才是理解。而有了这样的眼睛,你才算真正“看见”那个人,也才会发觉,这世界最美的风景,是一个个活出各自模样和体系的人。” 感谢这一路《皮囊》的陪伴教会我们如何的去剥去皮囊,去看 ……此处隐藏9325个字……她曾白发人送黑发人,挥别先她而去的女儿;也曾在摔伤腿之后,靠一把椅子一步步挪到门口,只为等待家中娃娃放学回来的身影。
回忆了自己的父亲,自中风瘫痪后,会突然号陶大哭,会像小孩一样耍赖,发脾气,也会因为绝望而整天跟家人嘀咕,要“抓紧死”。真正死了之后,他又跑到儿子的梦中,责怪儿子只给他烧小汽车,不烧摩托车,“小汽车我不会开”;跑到老伴的梦中,说他“想骑摩托车去海边逛逛”,要赶快给他。原本带着几许幽默的话,此刻却仿若一枚枚坚硬的钉子,要锲而不舍地楔进读者那柔软的心里去。
讲述了母亲坚持建房,出于对父亲的爱,那种感情固执而倔强,甚至不顾生活的拮据和家人的反对,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最原始最简单的爱就是成就他,想尽一切办法让他开心和骄傲,哪怕自己吃再多的苦也要让他抬头笑,这是人间最质朴实在的爱。
此外,作者也写了很多遇到的普通人。比如重症病房里的病号和小心翼翼陪伴的家属;敢爱敢恨却为世俗所不容的小镇姑娘——张美丽;离开家乡闯荡最终一事无成的天才少年——文展;两个阿小的故事,城市的阿小和农村阿小的种种不适;以及那个想要摧毁一切规矩,活出最真实的自己的却一直活在规矩中的厚朴……他们离当今社会上所描述的那种“成功人士”似乎相去甚远,生活里的失意与痛苦,他们一一尝尽。他们也许有过意气风发,有过拼搏与执着,但无常的命运最后还是把他们一股脑地裹进忧伤的洪流。
“我们的生命本来多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多少人每天都拖着疲惫的身体工作到深夜,但是有几个人会因为这样的辛苦而快乐?有几个人还在坚持做自己想做的?做自己想做的,成为自己想成为的,这是人生最快乐的事。假如喜欢读书,就一本接一本的读,想写字就写,想写什么故事就写什么故事,没有限制,就像每个人的人生一样不设限,千万个人有千万种活法,找到自己想要的就足矣。把生活过在自己心上,而非别人的嘴上。这一副皮囊只是为了让你的灵魂更丰富和深刻,而不是为了肉体的享受让灵魂遭受折磨。
评论家李敬泽在这本书的推荐语里说:“人生或许就是一具皮囊打包携带着一颗心的羁旅。心醒着的时候,就把皮囊从内部照亮。”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具鲜活的皮囊,不管这皮囊是什么质地,它包裹着一颗心。心就像一盏明灯,把皮囊从内部照亮,“荒野中就有了许多灯笼,灯和灯由此辨认,心和心,人与人由此辨认。”
我们也都该给自己一个清醒的时刻,让自己从纷扰的尘世中暂时释放出来,看见忧伤,看见人心。
皮囊读后感(13篇)12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这句话成为了很多人的至理名言,而我从《皮囊》一书中所体会到的是:透过那皮囊看到自己的灵魂才是我们不断经历的真正目的。
它没有华丽的语言去刻意装饰什么,有的像是一个老朋友一样娓娓道来说着过往。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父亲作为家庭支柱精神之光的中国式家庭的精神命脉,看到了最底层人民面对现实用力强悍活着的尊严和自强,看到了面对生与死人性最初的一面。在这些片段中,我能感受不同人在面对生活的打击下是如何将精神一步步从脆弱的肉体中狠狠撕扯出来的,血淋淋的是阿太的坚强,千疮百孔的是母亲的坚持,还是“藕断丝连”扯不断的父亲的无奈。
99岁的阿太在作者年少时眼中是个无情冷血的人,但在阿太年迈的身躯里,血液里流淌着的是对自由的渴望,骨子里藏着的是对活力的憧憬,然而这一一切却只能永远被困在这副苍老无力的身躯中。正如作者在文中的话“在阿太的生活观里,我们的生命本来多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
我认为《皮囊》一书写的最为感人的内容是发生在那二百平土地里的心酸故事。父亲的不幸,母亲维护爱情的独特方式。她一直坚持要把房子建完,哪怕是建完后不久就要被拆掉,她也义无反顾。作者当时很不理解,毕竟自己家过得很贫苦,却还“死要面子活受罪”。然而母亲不管这些,她一直坚持建房子,直到最后,作者才理解,这个所谓的“房子”,是母亲与父亲爱情的见证。尽管父亲残疾了,去世了,但母亲认为这个房子代表了父亲的脸面,她希望父亲发起的这个家庭看上去是那么健全和完整。
作者的母亲信仰神明,她始终相信丈夫只是肉体的离去,灵魂一直陪伴她左右。所以她问卜,求神拜佛,祈求为丈夫的灵魂找到适合安放的地方。有时候有这种信念是一种好事,起码当你走投无路的时候,你的信念还会支撑着你的肉体一路前行。这一点作者的母亲完美的诠释。
人民的经历是时代的经历,人民的精神是时代的精神,我们是平凡的大众,也是不可或缺的群体,我们是社会的骨血,若是抓不到我们的灵魂,那么这副躯体也只会是奄奄一息。在《皮囊》里,我看到的不仅仅是作者的人生,我也看到了大多数人的人生,他们一直在生活的苦难中不断寻找自己的精神信念,努力地在生活着,我觉得这就是生命的意义。
皮囊读后感(13篇)13在假期里,我的女儿邮寄了几本书,其中就有《皮囊》这部小说。最初这本书包括作者于我而言都是十分的陌生,但女儿告诉我,在网络上对这部书的评价是很好的,让我产生一丝好奇。就从好奇开始吧,我细细品味起来。
在小说的开端,作者与阿太(姥姥的母亲)情感交流中揭示了题目,作者与阿太的语言交流不多,但在无形中却让读者体会出一老一少至深的情感。从阿太不多的言语中,作者知道了“皮囊”是人的肉体,富予其灵魂,才有了生命。这也让我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摘自《皮囊》)。
自70后的文学作品,描写父母的就很少了,或者模糊或者在远方,本文作者蔡崇达是个80后,父亲、母亲却如此清晰地,反复地出现在作品中,非常可贵。
年轻时的父母因媒人介绍而相识,这是那还放不开思想去自由恋爱而结合的普遍形势,只因母亲羞涩的一笑,定下了终身。父亲为母亲许诺要盖一座大房子,这便成了父母爱情的守望。为了兑现给妈妈的承诺,父亲去当海员,若干年后,父亲带着用汉水浸染的收获,盖起了石板房,当人们以为父亲再次出发去当海员时,他却留下来了,在家乡做起了小生意,之后又翻盖了二层小楼。父亲病后,母亲接手了父亲那并不兴隆的生意,积攒着又加盖了两层,成为当时小镇中人们看得见的骄傲,甚至在父亲走后,这座四层小楼也即将拆迁之即,母亲也要把房屋翻新一下。作者理解母亲,这是他对父亲的思念,父母的爱情很平淡,有时还透着淡淡地伤,让人读着读着有想流泪的感觉。
母亲给作者的印象是“强悍”的,这种性格的形成是因为在她还小的时候,她是家中大姐,人口多,家中贫穷,虽然贫穷是当时普遍现象,但为了生活下去,母亲爬树摘野果,甚至独自划船出海釆虾,差一点因意外失去生命。所以,父亲后来生病,妈妈撑起这个家,母亲强悍是对生活的挣扎,是对生活的责任。
作者对父母详尽的描写,对过往生活的追忆,抒发了自己细腻的情感,表达着深深的思念,对往昔生活的眷恋。作者深深地感恩于生活,感恩于岁月,更感恩于富予这个有了思想的皮囊。
其实,我们都是这个世界里的普通人,随风轻轻的来,又随风轻轻的走,如果不是自己刻意去渲染,将注定平淡无奇,那就让我们这普通的生命学会感恩吧,让我们这普通的生命绽放自己的精彩。
文档为doc格式